全球综合物流

一站式服务商

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

转口不是100%的避风港:美国新政下的风险与现实

文章来源:沃世国际   2025-04-15 09:39:11  
转口可做,但不能盲信,政策正在收紧,代价可能很高。
 一、美国强化打击转口行为的政策背景
 正在推动:《打击第三国转运法案》
主旨:阻止中国商品借道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家规避关税。
法案关键条款:
将“关税欺诈”列为联邦重罪,企业高管最高可判 20 年;
要求进口商提供完整供应链数据(单票合规成本或超 $5,000);
连带责任机制:一国一企违规,该国整个行业可能被波及。
重点监控国家: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墨西哥、印尼。
 
二、4月15日起启用:全新原产地核查系统
所有进入美国的高风险产品必须提供:
1. 产品生产工序流程图
2. 原材料采购发票
3. 能源使用与工厂运转明细
 重点国家将执行:
每票必查机制
逃税金额300%罚金
10年利润追缴+账户冻结
转口
 
 三、越南:配合与现实的两难博弈
 美国要求:
限制中国转口
购买美国产品(如LNG、军工)以换取关税豁免
现实困境:
越南 30%出口依赖美国市场
同时制造业 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
可能策略:
实行 象征性配合(如抽查),以稳住中美两边关系
避免全面封锁,以保护国内工业链稳定
 
四、马来西亚:受压中寻求平衡
遭美国扣押的主要产品:
太阳能面板
半导体产品
理由:强迫劳动 / 原产地问题
 反向应对策略:
 向中国游客开放免签
 提高外资税收(5% → 15%)
 加强与越南海军合作、深化区域对华合作
 
 五、转口贸易的风险与误区
误区:转口 ≠ 无风险
现实:监管升级,合规要求大幅提高
转口贸易将面临:
供应链全面透明化压力
高昂合规成本
一旦违规,面临 封号、巨额罚款、甚至刑事风险
 
六、未来建议:转型、透明、技术辅助
建议企业关注:
是否有实质加工能力?
是否可提供三级溯源资料?
是否能构建 RCEP + 东盟原产地合法结构?

 结语
转口已不再是规则之外的安全通道,而是必须精算风险与成本的战略决策。
在新时代的关务逻辑中,“逻辑 + 合规 + 透明” 才是真正的壁垒。